通知公告

更多>>
  • 2023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和第五届中国足球彩票馆理论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征文评选结果公示

          为推动文化(群艺)馆(站)的理论研究发展,提供文化工作者优秀研究成果展示平台,中国文化馆协会举办了2023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和第五届中国足球彩票馆理论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征文。经全国各省级文化(群艺)馆组织推荐、专业机构检测查重和专家评审,2023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研究性论文)最终评出一等论文21篇、二等论文36篇、三等论文53篇,第五届中国足球彩票馆理论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征文(创新实践案例)最终评出优秀案例124篇。       现对征文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23年9月1日至10日。   2023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研究性论文)入围名单 序号 论文名称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推荐单位 一等论文 1 对文化馆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胡良薇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 北京市文化馆 2 全民休闲时代文化馆功能和服务的嬗变 徐玲 北京市文化馆 北京市文化馆 3 SWOT分析法视角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效能提升路径浅析 胡勇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4 基于SWOT分析的文化馆机构账号运营现状与发展策略——以抖音为例 陈琛 陕西省文化馆 陕西省文化馆 5 未来已来:文旅服务颠覆式创新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场景应用 秦黎 湖北省十堰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6 文旅融合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机构文化服务创新研究——以上海市黄浦区豫园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例 庄园 上海市黄浦区文化馆(上海市雅庐书场)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7 浅谈文化馆服务在新媒体应用的挑战及对策——以视频平台建设为例 蒋翼飞,杨雅婷,刘玉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馆 8 新媒体语境下“村晚”传播的仪式化机制及构建策略——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视角 余丹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9 群众性小戏小剧的“破圈”之路 于蕊,孙培娜,任健 山东省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山东省文化馆 10 文旅融合背境下培育优秀“乡村网红”路径探索 毛红霞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福全街道综合文化站 浙江省文化馆 11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机构志愿服务的浙江实践与思考 钱彬欣 浙江省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12 新时代文艺思想对当前文化馆服务品牌建设的启示 杨菁 湖南省文化馆 湖南省文化馆 13 “破界出圈”讲好群文故事——以群众艺术馆为主导的群众文化综合传播体系建设研究 吴姗姗 湖北省荆门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14 场景理论视域下公共文化空间场景建构路径研究 孟浣女 浙江省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15 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满意度指标体系构建及提升路径研究 赵立莹,柳斌,董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陕西省文化馆 16 浅析地方特色文化精神标识的提炼与塑造——以东莞市石碣镇文化品牌塑造为例 廖冬梅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文化服务中心 广东省文化馆 17 全链路繁荣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模式探索——以浙江智慧文化云平台模式为例 金毓瑶 浙江省湖州市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18 文化馆多跨场景应用及建构路径 颜苗娟 浙江省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19 基于“第三空间”的新型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打造策略研究 李协萍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20 非遗融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创新探索 ——以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为例 崔洁 山东省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山东省文化馆 21 基于社会美育视角浅谈全民艺术普及基层实践与发展 李程 上海市黄浦区文化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二等论文 22 培育优秀群众文化团队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江苏“千支优秀群众文化团队”培育工作研究 张琳琳,姚付祥 江苏省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23 人口负增长背景下文化馆在文化养老方面的研究与思考 马知力 浙江省温州市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24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化馆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曹三强 山东省淄博市文化馆 山东省文化馆 25 基于用户模型的深圳地区文化馆青年服务研究 曾静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广东省文化馆 26 公共文化新空间标准化管理初探——以温州市文化驿站标准化建设为例 郑虹 浙江省温州市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27 文化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的探索与实践——以台州市文化馆为例 苏怡,俞叶萍 浙江省台州市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28 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瓶颈与突破——以密云区文化馆总分馆制推进工作为例 李雪 北京市密云区文化馆 北京市文化馆 29 文旅深度融合视野下沉浸式文化服务初探——以江宁区文化馆为例 张俊,邵素芳,何瑶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30 以人为本,拉动全民艺术普及“文化内需”——以上海市嘉定区“百姓系列”文化品牌十年探索实践为例 田甜、余灵妍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31 从“云游庙会”到“广府庙会元宇宙” ——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创新性发展策略探究 张蓉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 广东省文化馆 32 浅析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服务效能的提升——暨辽宁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提升文化效能的路径探讨 那荣耀,付琼 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33 浅析新形势下文化国际传播力实践与探索——以西城区文化馆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例 张艮 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 北京市文化馆 34 文化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与拓展——以天津市各级文化馆调研现状为例 师文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 35 “双减”背景下文化馆助推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 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慈溪市文化馆为例 黄帅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36 文化场馆错时延时开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初探 庄绵绵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文化馆 福建省艺术馆 37 戏剧艺术普及在群文活动中的发展与创新 吴剑锋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38 从“非遗进社区”到“非遗在社区”看非遗之系统性保护 苗天娥 北京市石景山区文化馆 北京市文化馆 39 多模共建“城市书房”,实现中心城区 公共文化新空间复合利用的实践与研究 胡兆奎,于培泉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文化馆 山东省文化馆 40 村落祠堂+文化赋能现代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 邓文胜 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文化馆 江西省文化馆 41 聚资源、搭平台、重传承,共谱青少年美育新篇章——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青少年美育工作之创新实践 陶欣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42 文化场馆构建社区公共空间的美育性——基于北京、广州的案例分析 肖丹 北京市朝阳区宣传文化中心 北京市文化馆 43 高质量发展阶段文化馆在全民艺术普及中的作用发挥和创新探索 戴菲菲,尹雪 上海市徐汇区文化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44 红色文化资源在文化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省文化馆的具体实践为例 曾瑶 江西省文化馆 江西省文化馆 45 基于非遗体验空间建设的乡村非遗文化生态重塑 陈慧玲 湖北省荆门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46 推动昆明市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白雪 云南省昆明市文化馆 云南省文化馆 47 武汉都市圈视域下文化馆协同发展前瞻 秦幼苹,何亚娣 湖北省武汉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48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艺术赋能乡村建设实践分析 王月丽 辽宁省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群众艺术馆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49 乡村“村晚”的实践和思考 边振虎 甘肃省敦煌市文化馆 甘肃省文化馆 50 对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的思考——以兵团文化馆“沙枣花”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为例 关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馆 51 共同富裕背景下全民艺术普及助推全民精神富有初探 毛双丹 浙江省金华市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52 城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以福田区为例 蔡婷玉,延钰茜 广东省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广东省文化馆 53 大文化馆思想及体系建设设想 周万能 浙江省宁波象山县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54 共富共美视域下文化赋能品牌的培育与塑造 任小伟 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55 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导视系统设计的分析——以文化馆为例 张梦楠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文化馆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56 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再深化 华琼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57 文化馆社群的品牌创建和品牌运营研究——以“一粒种子”文学沙龙为例 李莹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 天津市群众艺术馆 三等论文 58 基于全国第五次文化馆评估视角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县区文化馆发展现状分析 虞坤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群众艺术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 59 聚焦数字资源整合 助推全民艺术普及——以上海市黄浦区文化馆为例 朱敏 上海市黄浦区文化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60 浅析新时代广场舞的发展趋势与创作方向——以群星奖广场舞《一起向未来》为例 刘彦灵 北京市密云区文化馆 北京市文化馆 61 基于数字化的传统节日节气“两创”路径研究——以长宁文化艺术中心“节日节气内容策划矩阵”为例 徐毅成 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62 浅谈对新时代群众艺术创作的几点思考——以贵州艺术作品为例 王婧,赵家林,袁东陶 贵州省遵义市文化馆 贵州省文化馆 63 浅析文化馆创办期刊的困境及发展——以辽宁省文化馆创办的期刊为例 刘畅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64 文旅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中文化馆服务创新路径研究 隋宛臻 吉林省通化市群众艺术馆 吉林省文化馆 65 “互联网+”环境下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路径创新 李茂 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馆 四川省文化馆 66 “云端”服务链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福田实践探索 匡文,何佳穗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 广东省文化馆 67 基层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困境和突破 孔德勋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68 那达慕“村晚”在探索中前行 冯晓蓓,苏龙嘎,慧慧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文化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旗文体旅游广电局,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 69 论广场舞发展趋势 周瑶 湖北省武汉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70 文化馆在推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中的使命与任务 沈萌 湖北省湖北省鄂州市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71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以项目管理在文化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为例 沈楚君 广东省广州市文化馆 广东省文化馆 72 基层文化志愿者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以石门县夹山镇为例 易敏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文化馆 湖南省文化馆 73 论新时代群众艺术创作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 姚朝东,刘玲,陆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群众艺术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 74 民俗民间文化赋能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之理性思考 --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 吴胜 四川省达州市文化馆 四川省文化馆 75 高质量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大连市“全民艺起来”为例 冷小严 辽宁省大连市文化馆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76 全民艺术普及深化与创新研究 覃秋瑷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群众艺术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 77 文化馆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力的特点与路径研究 ——以潍坊市为例 邱纯伟,杨坤 山东省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山东省文化馆 78 西安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实践与经验研究 白利群,闫婧 陕西省西安市群众艺术馆 陕西省文化馆 79 群文辅导工作提升路径 谢杨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群众艺术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 80 文化馆站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服务策略研究 余雁舟,王聪敏 江苏省文化馆,江苏省宿迁市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81 发挥视频传播优势 推广非遗文化传承——关于文化馆非遗主题视频创作的几点认知 叶昕,费晨阳 江苏省南京市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82 赓续文化馆人精神谱系刍议 金顶挑 湖北省咸宁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83 浅谈昆明市培育群众品牌文化活动——以昆明市春城文化节为例 张藤吉 云南省昆明市文化馆 云南省文化馆 84 浅谈新时期文化志愿服务的发展 孙丽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85 中国足球彩票课研发与推广 李艳秋,于果 辽宁省阜新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群众艺术馆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86 “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发展探究 尉光耀,郭健 湖北省十堰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87 浅析地域特色文化馆在推进少数民族文化自信自强中的地位作用——筑牢少数民族地区文化阵地 朱青青 吉林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 吉林省文化馆 88 乡村文旅融合语境下文化馆职能的多维透视及提升路径——来自江西的实践 王永鸿 江西省南昌市文化馆 江西省文化馆 89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中的文化馆工作创新路径探析 陈黎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90 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发展——以安康市汉滨区文化馆书法艺术扎根基层为例 李鹰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文化馆 陕西省文化馆 91 文化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于佳 上海市黄浦区文化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92 多向发力勇创新 砥砺奋进谱新篇——新时期文旅融合背景下宜春市文化馆创新发展模式探析 罗燕青 江西省宜春市文化馆 江西省文化馆 93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指引下的公共文化云创新发展的思考 周奚如 江苏省淮安市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94 品牌的力量——浅谈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作用 李俊民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文化馆 安徽省文化馆 95 双循环战略下文化馆优惠与公益服务“双循环”初探 王枫 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96 文化馆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探索 何淮远,盘海芳,何海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文化馆,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 97 大数据时代文化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 曹修群,顾红红,陈佳帅 山东省滨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山东省滨州市文化馆 山东省文化馆 98 浅谈乡村振兴激发的文化馆服务升级 张国,刘慧 重庆市武隆区文化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99 文化馆服务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的地位作用 陈晨 河北省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100 基于网络整合营销4I原则的文化馆数字化服务营销研究 姚芳 深圳市文化馆 广东省文化馆 101 “十四五”时期文化馆(站)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任务 董娅琼,蒋丹子 江苏省连云港市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102 “双轨制”文化馆管理体制改革实践 郑琼娜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佛山市顺德区文化馆) 广东省文化馆 103 城市文化五视角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张洁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非遗保护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馆 104 全民艺术普及深化与创新研究 郭彩虹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文化馆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 105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中的文化馆服务创新 王栋 河北省秦皇岛市群众艺术馆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106 创新——广场舞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许辉,崔雯,张有浩 陕西省铜川市群众艺术馆 陕西省文化馆 107 关于文化馆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 彭少雄 湖北省天门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108 农耕农趣农味文艺活动与乡村文化振兴 陈博 辽宁省锦州市群众艺术馆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109 “三圈理论”对地市级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启示——以丹东市群众艺术馆为例 吴燕 辽宁省丹东市群众艺术馆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110 “大文化”视野下的文化馆服务融合发展 刘欣 河北省秦皇岛市文化艺术研究所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第五届中国足球彩票馆理论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征文(创新实践案例)入围名单 序号 篇名 作者姓名 作者单位 推荐单位 1 “让心回家”非遗体验官寻根之旅——渭南市非遗展示传习馆体验式活态传承保护实践创新案例 田建,杜江鹏 陕西省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 陕西省文化馆 2 “文艺村长”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以建德市为例 倪慧芬 浙江省建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 浙江省文化馆 3 古韵悠悠音不绝 侗乡处处是歌堂——柳州市群众艺术馆侗族大歌全民艺术普及创新实践 曹璐,张海君,柳玉雯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群众艺术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 4 “村晚梦剧场”:丽水的乡村艺术普及探索 谢淑莉 浙江省丽水市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5 创新公共文化空间  助力乡村文化服务升级 ——以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为例 徐群英 浙江省平湖市乍浦镇综合文化站 浙江省文化馆 6 创新全民艺术普及模式,推进全域文化融合赋能 ——杭州市拱墅区“文艺赋美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陆菁,郭莉莎 杭州市拱墅区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7 火塘点亮乡村 共享文化成果——柳州文化馆特派项目志愿服务乡村 欧静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群众艺术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 8 讲巴渝故事 扬时代新风——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做精做亮“黄葛树下龙门阵”志愿服务项目 郑玉梅 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9 借力网络沐春风 戏曲艺术展魅力——濮阳县“说唱濮阳”网络直播传承与发展戏曲艺术创新实践 张相彬,肖怀海 河南省濮阳县文化馆 河南省文化馆 10 文化馆、美术馆融合发展 赋能非遗保护传承的潍坊实践 李光辉 山东省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山东省文化馆 11 乡“约”文化 杨宗宇,高光宇,姜珊 吉林省松原市群众艺术馆 吉林省文化馆 12 以家庭为单位的戏剧美育实践——中外家庭戏剧大赛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付子萱,张晓敏 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13 用广场舞传播本土文化 张宇晶 江西省宜昌市群众艺术馆 江西省文化馆 14 元宇宙数字美术馆≠线上展览的3.0版本 徐洁 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15 “小洋芋·大世界,红绿寻甸美·助力乡村梦”——寻甸洋芋农民绘画的“立”与“用” 金璇 云南省昆明市文化馆 云南省文化馆 16 “馆区共建 美美与共”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美育融合发展的潍坊创新实践案例 邱纯伟 山东省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山东省文化馆 17 “海派非遗”志愿服务助力文旅融合——以长宁非遗志愿团队为例 相天琦 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18 “互联网” 激活非遗生命力 王敏,张卓然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文化馆 陕西省文化馆 19 版画美育白鹭湾村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陈静,沈扬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20 场域增效、社群解码、价值赋能——“趣文化馆”精准提质公共文化新型空间 郑志玥 浙江省宁波市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21 成都市文化馆“周末星舞台”项目 毛澜静,冯韬 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馆 四川省文化馆 22 传承戏曲文化瑰宝 弘扬民族国粹经典——新时代在少年儿童群体中传承戏曲文化案例分析 曾逢春,肖彬,吴珏 湖南省文化馆 湖南省文化馆 23 公共文化品牌创新实践案例——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馆市民爵士乐推广项目 张侃胤 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24 聚焦焕新 创意赋能 推动文化馆传统文化服务品牌高质量发展 江姜,李明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 江苏省文化馆 25 绵竹年画多元转化发展的创新实践——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新实践案例 赵宏婧 四川省德阳市文化馆 四川省文化馆 26 诗词文化助推“古城复兴”的新登实践 江栗峰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民政府 浙江省文化馆 27 视听有约 乐享无界——安阳市“321”视听公益课堂创新实践 李智博 河南省安阳市群众艺术馆 河南省文化馆 28 数字化语境下“讲好地方故事”的移动端叙事探索——以“长宁故事”系列内容策划实践为例 徐毅成 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29 数字化战略指引下武义县共富百花云创新发展实践 张帆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30 探索老城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新范式 张萍 山东省青岛市文化馆 山东省文化馆 31 文化赋能 品牌引领——重庆市沙坪坝区三河村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探究 雷澜 重庆市沙坪区文化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32 文化馆的美育使命与创新实践——以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馆“市民艺术空间”项目为例 宋如 上海市静安区文化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33 文艺演出进乡村 文明新风促振兴——重庆市群众艺术馆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群众文化直录播活动 郑玉梅,龚亚菊 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34 项目化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以儿童戏剧艺术“秀娃·星光”工程为例 张小华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35 以文兴旅 硕果累累 葛星星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36 以原创歌曲大赛推动全民艺术普及的大连实践——大连“群文杯”原创歌曲大赛案例 冷小严 辽宁省大连市文化馆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37 “三中心”功能融合 让场馆“活”起来 陈雨晰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望海街道新街社区 浙江省文化馆 38 区域公共文化服务联动机制的创新模式——以东莞市长安镇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为例 郑燕虹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公室 广东省文化馆 39 文化+教育 线上+线下 以宿豫区第二届“豫见童心”少儿美术大赛为例 杨静,朱伏刚,罗晓宇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40 文化礼堂服务空间的运行与创新途径刍议——从海盐县秦山街道“共富学堂合伙人”项目品牌说起 徐佳怡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秦山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 浙江省文化馆 41 “人人是画家 处处为画廊”——山东省少儿大画廊系列活动 王海明,张雪 山东省文化馆 山东省文化馆 42 “双减”背景下的全民艺术普及创新实践探究——以嘉善县“善艺汇”公益培训性艺术联盟为例 戴旭锋,梅春燕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43 “文旅蓉光” 与爱同行——成都文旅志愿服务关爱残疾人系列活动 黄盼,王一萍,刘贝贝 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馆 四川省文化馆 44 e起来策谈:有流量,更应有文化含金量——株洲市文化馆“e起来策谈”在线直播访谈秀创新案例 赵小茵 湖南省株洲市文化馆 湖南省文化馆 45 昌吉回族自治州文化馆带团队——庭州爱乐乐团 打造勇于实干创新的高质量“百姓乐团” 杨永睿 新疆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文化馆 新疆自治区文化馆 46 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曲艺类非遗发展性传承的绍兴模式 褚米兰 浙江省绍兴市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47 公共文化服务助力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实践案例——以临朐县五井镇为例 王飞飞,周少华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文化艺术中心 山东省文化馆 48 公益互换,让志愿服务具有生态性——厦门市海沧区文化馆创新实践案例 吴盛凡,黄达绥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文化馆 福建省艺术馆 49 汉阴皮影戏:用光影艺术“传递”非遗传承发展 康玥 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文化艺术中心 陕西省文化馆 50 激活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以海南省“村晚”展示活动实践探索为例 庄虹意 海南省群众艺术馆 海南省群众艺术馆 51 揽古城风韵 品非遗美食——榆阳非遗美食短视频案例分析 王亚红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文化馆 陕西省文化馆 52 老街旧巷改造中的公共文化空间研究——以昆明市老街公共文化空间为例 白雪 云南省昆明市文化馆 云南省文化馆 53 群众舞蹈汇星光舞台——南昌市文化馆推进“南昌市广场舞展演”活动案例 黄薇娜,罗雅云 江西省南昌市文化馆 江西省文化馆 54 让基层文化叶茂枝繁——“春芽行动”漯河市志愿服务项目助推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 刘晶,王君照 河南省漯河市文化馆 河南省文化馆 55 商丘市文化馆“文化营养钵计划”小小文化志愿者志愿服务案例 赵乾如,刘明元,王纲 河南省商丘市文化馆 河南省文化馆 56 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文化领域小成本沉浸式演绎”的发展模式——以上海市奉贤区沉浸式戏剧创新实践为例 鲁文涛,李克东,徐婷婷 上海市奉贤区文化馆,上海市金山区文化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57 推动《辽宁群众文化》期刊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 刘畅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58 拓展文化馆项目资金来源初探——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苦禅——隐蔽的战线》为例 马越鸥 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 北京市文化馆 59 为时代讴歌 为人民舞动——锦州地区群众广场舞“1+1”普及与创新实践 姜琦 辽宁省锦州市群众艺术馆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60 文化助残 让残疾人共享公共文化发展成果 邹雪萍,邓凯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文化馆 山东省文化馆 61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实践——以江苏省文化馆“青葵云乐汇”为例 张琳琳 江苏省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62 戏剧文化活动的走出去与引进来——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节剧目孵化工作坊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王腾 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 北京市文化馆 63 乡村儿童美育启蒙,催开文化志愿之花——濮阳市乡村儿童美育启蒙项目创新案例分析 段丽娜 河南省濮阳市文化馆 河南省文化馆 64 扬州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蔡茉莉,王蕾 江苏省扬州市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65 一二五团“三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融合发展融出新路径 刘金平 新疆生产建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一二五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馆 66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结合文化志愿服务的全民艺术普及创新服务模式——北京市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摄影沙龙” 李楠,孙義玮 北京市文化馆 北京市文化馆 67 以艺育人、以文化人,打造未成年人筑梦成长的新课堂——南安市文化馆基层未成年人文化服务创新案例 张萍 福建省南安市文化馆 福建省艺术馆 68 艺安康 学才艺 提素养——安康市群众艺术馆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工作案例 陈俊波 陕西省安康市群众艺术馆 陕西省文化馆 69 艺心为民强服务,文艺普及进万家——佛山市文化馆“文艺进万家”工程案例 何智君,梁智玲 广东省佛山市文化馆 广东省文化馆 70 悠扬戏声响起 百年老街幽长 李志勇,刘新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文化馆 河南省文化馆 71 越剧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的甘霖实践 卢振宇 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人民政府 浙江省文化馆 72 在社区,发现非遗之美 杨春旭,董帅,周雯蕙 广东省广州市文化馆 广东省文化馆 73 植根工业园 共塑幸福“嘉”——园区型文化馆企业分馆建设案例 高昱佳 浙江省嘉兴市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74 重庆市长寿区“一周一会一特色”文艺活动品牌案例 赵广辉 重庆市长寿区文化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75 “我爱唱歌”京津冀百姓歌手大赛 促进三地声乐融合发展 王新敏 北京市密云区文化馆 北京市文化馆 76 有故事的韩城 有味道的旅程——韩城非遗助力旅游的实践案例 杨晓燕,谢敏玲 陕西省韩城市文化馆 陕西省文化馆 77 找准地方文化的“打开方式”——“綦走发现”文化志愿服务的创新实践 杨友钱 重庆市纂江区文化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78 “滨河大道群众文化园”——太极山城一抹亮丽的文化旅游“志愿红” 樊 静 陕西省旬阳市文化馆 陕西省文化馆 79 “礼赞七月”经典诗文朗诵大赛创新实践案例 杨春华,付红彤,李丽 吉林省公主岭市文化馆 吉林省文化馆 80 “趣学趣展示” 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的创新实践 苗诗雨 陕西省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 陕西省文化馆 81 “文图博”公共文化服务联盟——探索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张慧 福建省南平市文化艺术馆 福建省艺术馆 82 “文艺轻骑兵”实现精准文化惠民再升级 胡兆奎,于培泉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文化馆 山东省文化馆 83 擦亮城市文化品牌 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以潍坊市成功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创新实践为例 张健 山东省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山东省文化馆 84 创新孵化的“狂欢节”——高青县首届“青阅杯”青少年才艺大赛案例解析 范维亮,姜文迪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文化馆 山东省文化馆 85 创新群文培训形式 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以江西省群文美术创作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为例 康锐 江西省文化馆 江西省文化馆 86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赋能美好生活——以平顶山“文化客厅”公益课堂创新实践为例 王妍婷 河南省平顶山市群众艺术馆 河南省文化馆 87 多维数据分析 打造品质文化——以新余市文化馆“网上猜谜闹元宵”线上活动为例 赖博,李雅茗 江西省新余市文化馆 江西省文化馆 88 放大研学品牌效应 助力非遗创新传承发展——淮安市文化馆“让非遗飞起来”研学活动创新服务案例 董小梅,朱友光 江苏省淮安市文化馆,江苏省淮安市少儿图书馆 江苏省文化馆 89 非遗融入公共美育的探索实践——以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二十四节气”美育体验课程为例 崔洁 山东省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山东省文化馆 90 非遗为媒,打造全民性特色群众文化品牌——南通市“万人猜灯谜 全城闹元宵”主题活动案例 高敏 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91 非遗与历史文化街区良性互动的十笏园案例 刁伟枝 山东省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潍坊市文化馆、潍坊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山东省文化馆 92 公益联盟 艺起筑梦——广西柳州市群众艺术馆联合社会力量推进艺术普及实践案例 林园,彭彦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群众艺术馆 广西壮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 93 汉中市国家级羌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创新实践案例 崔焕焕 陕西省汉中市文化馆 陕西省文化馆 94 湖南省文化馆赶大集专区建设赋能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 陈沙琳 湖南省文化馆 湖南省文化馆 95 基于文化馆服务标准化视角的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模式探究——以寮步镇文化分馆“送春联”活动为例 黄静婷 广东省东莞市寮步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文化馆寮步分馆) 广东省文化馆 96 激发“宅舍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马陆镇农村地区文化探索创新实践案例 王程强 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97 地级市文化馆公共美术教育探索 ——以潍坊市文化馆为例 王昆 山东省潍坊市文化馆 山东省文化馆 98 聚群文“星火”微光 助乡村文化振兴——乡镇文化站长“星火”辅导培训的锦州实践 岳奕荭 辽宁省锦州市群众艺术馆 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 99 啷当调与简谱互融,让民间吹打在校园落地生根——重庆市綦江区文化馆开展民间吹打进校园传承实践案例 兰采勇 重庆市纂江区文化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100 农村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创新实践案例 张渊洋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檀溪镇综合文化站 浙江省文化馆 101 品牌活动矩阵化,打造文化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以长沙市群众艺术馆“三百工程”品牌活动为例 王金凤 湖南省长沙市群众艺术馆 湖南省文化馆 102 平利文化润民:“理论+曲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案例 孙义权 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文化馆 陕西省文化馆 103 普及艺术 示范引领——四川省全民艺术普及示范基地创建案例 刘蘋 四川省文化馆 四川省文化馆 104 浅谈海派戏剧小品的创新探索——以虹口区文化馆小戏小品创作基地为例 程蕾 上海市虹口区文化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105 强化红色引领 凝聚奋进力量——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开展“文艺党课”的探索与实践 陆丽明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馆 北京市文化馆 106 群众文艺的创新与实践:以“文艺繁星计划——2022年成都市原创小戏、小品征集孵化”活动为例 耿健 四川省成都市文化馆 四川省文化馆 107 让特色文化在云端绽放——以甘孜州文化馆为例浅谈特色数字文化资源建设 邓任翔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化馆 四川省文化馆 108 少数民族地区非遗资源“两创”与西南乡村振兴融合实践——以秀山民族县土家织锦非遗代表性项目助力欠发达地区为例 王枫 重庆市沙坪区文化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109 沈荡镇文化站打造“我们的村游”文化服务品牌 朱叶婷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沈荡镇文化站 浙江省文化馆 110 数字化时代下打造文化馆线上课程新模式——以未央区文化馆线上《音乐欣赏课程》为例 荆月洁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文化馆 陕西省文化馆 111 数字化视觉技术助力公共文化服务——衡水市群众艺术馆舞台使用裸眼3D创新案例 韩春晖 河北省衡水市群众艺术馆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 112 溯源“戈壁母亲”文化 唱响文旅融合大戏——第七师一二六团创新实践案例 刘立军,杨燕霞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一二六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馆 113 文化“e”点通 “云”飘千万家——南通市通州区文化馆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探索 马跃峰,王彦芳,高飞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114 文化高质量发展格局下群众文艺创作机制探索——以上海市嘉定区群众文艺创作体系建设为例 胡小磊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馆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115 文旅融合背景下,红色文化传播发展新路径——基于重庆沙坪坝大型红色历史舞台剧《重庆·1949》个案分析 杨晓艳 重庆市沙坪区文化馆 重庆市群众艺术馆 116 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以合阳县黑池镇南社秋千谷国家级3A景区为例 党启军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文化馆 陕西省文化馆 117 文艺小团队 文化大惠民——南京市溧水区扶持民间文艺团队助力文化惠民 袁磊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文化馆 江苏省文化馆 118 武汉黄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助力乡村振兴 周瑶 湖北省武汉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119 乡村振兴视野下文化资源赋能文旅产业的创新实践————以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为案例 廖志明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文体旅游发展中心(文化站) 广东省文化馆 120 新时代、新思路、新品牌——从“岳阳市手工达人艺术微视频”项目思考文化馆品牌活动的转型与升级 彭溢 湖南省岳阳市群众艺术馆 湖南省文化馆 121 新时代文化志愿服务的创新与发展——以海盐县西塘桥街道“相帮客”文化品牌赋能新居民文化为例 吴慧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文化馆 浙江省文化馆 122 以农民画品牌提升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发展模式——厦门市翔安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案例 潘志坚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文化馆 福建省艺术馆 123 育能人 展特色 促发展——把文艺种到民间的“荆门模式” 张薇 湖北省荆门市群众艺术馆 湖北省群众艺术馆 124 昭通乡村文化能人培训 罗江珍 云南省昭通市文化馆 云南省文化馆         联系人:李亚男       联系电话:010-88003016 中国文化馆协会 2023年9月1日   详细

  • 行业标准《公共文化云平台资源共享操作导则》公开征求意见
  • 关于“2023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延期举办的通知
  • 2023年中国文化馆年会交通建议方案
  • “2023年中国文化馆年会”注册报名通知
  • 群星奖
  • 文采会
  • 思考与讨论

相关链接:

  • 2023文化馆年会
  • 证书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