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彩票

图片

您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培训

浙江省文化馆走出涉外培训新途径

2015-08-31来源:国家数字文化网

日前, 由文化部外联局、浙江省文化厅共同主办,浙江省文化馆承办的“非洲学员陶艺培训班”结业展在西湖文化广场C区一楼浙江省文化馆展厅展出,展览持续一周时间。本次结业展展出的作品中绝大多数是非洲学员们在浙江期间学习、创作的成果,有融合中国元素和非洲本土特色的陶艺作品,也有新学成的小件南宋官窑作品。

为促进中非文化交流,受浙江省文化厅委托,浙江省文化馆自2013年起承接文化部对非洲培训任务,2014年,浙江省文化馆成为文化部首批“对非培训基地”。在对非文化培训交流实践中,浙江省文化馆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引入开放式教学理念,将授课现场对群众免费开放,为中外百姓搭建了培训学习与交流互动平台,实现了优质师资资源让中外 百姓共享,走出了一条有效的涉外培训新途径。

一、在课程设置上,贴近非洲学员需求

每期培训开始前,教学人员都会对非洲学员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摸底了解,并在充分听取学员建议和要求基础上确立教学目标。为让非洲学员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艺,每期培训班,教学人员都会为非洲学员专门编印中英文对照的彩色教材。针对中非两国的文化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多媒体、纸质教材、图纸等,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同时手把手示范,传授技艺。

除了常规的培训外,课余时间,教学组还特地为学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观摩、参观访问和游览。如“非洲学员竹编培训班”在杭州期间,就组织学员们赴竹编之乡东阳观摩学习、参观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与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观看中国美院毕业生作品展,游览西湖、京杭大运河、净寺、六和塔,周末还去杭州英语角与市民交谈,安排他们观看3D电影等。并带领学员们走进社区,与居民一起体验包粽子,过端午。

通过培训、参观、游览,让受训人员全方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手工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在教学模式上,引入开放式教学理念

近年来,浙江省文化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破常规涉外培训模式,引入开放式教学理念,为中外百姓搭建了培训学习与交流互动平台。针对非洲学员来浙江学刺绣、学竹器编织、学陶艺制作等涉外文化交流培训,省文化馆打开教室大门,将授课现场对老百姓免费开放,老百姓可以随时走进来和非洲学员一起听课。中非老百姓零距离、一家亲的学习培训,极大地增强了培训的亲和力,提高了办班的互动性,增强了课堂的活力,也为杭州百姓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门,激发普通百姓的外宣意识。

开放式教学让普通百姓自主成为外宣的主体,让应邀来华的非洲人士更容易融入中国的主流文化。而课余的教学观摩、参观访问、游览、走进社区体验生活等活动,则让非洲学员了解了真实的中国发展,满足了他们了解中国百姓生活的需求。

三、在教学成效上,实现了优质师资中外百姓共享

针对非洲学员来浙江学刺绣、学竹器编织、学陶艺制作等涉外文化交流,省文化馆打开教室大门,授课现场对老百姓免费开放,老百姓可以随时走进来和非洲学员一起听课、实现优质师资资源让百姓共享,有效地将涉外培训转化为一定范围内的中外集体培训课程。

对文化部邀请的具有相当专业水准的非洲画家、非洲音乐家来浙江的客座交流,省文化馆也敞开大门,对百姓免费授课。如非洲音乐家的非洲鼓教学,我们采用官网报名的方式向全社会公布信息,25个学习名额瞬间被秒杀。教学现场,一些闻讯赶来的市民,悄悄走进来,找个位子坐下,没有鼓,敲着自己的大腿合着老师的节奏学着。群众参与的热情超乎想象。

去年非洲画家来浙江客座交流期间,在为非洲画家们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我们也让老百姓零距离地融入,在媒体见面会上对非洲画家们自由发问。见面会上展示的不同国家画家们创作的画作,迥异的画风,让杭州的百姓过了一把非洲文化瘾。

(浙江省文化馆颜苗娟)

标签: 责任编辑:王娅玲

相关阅读:

新闻推荐